法律咨询电话:13712931166


首页 >> 刑事专业 >>推荐 >> 预付费领域维权纠纷多发
详细内容

预付费领域维权纠纷多发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的李女士通过透支信用卡、网上贷款等支付方式,向某美容公司缴纳了55万元预付款,用于购买美容产品和服务。该美容公司仅为李女士做了部分按摩、护理就不再提供服务,并且注销了该公司,李女士通过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情况、拨打12345市民热线等方式维权,又向当地派出所报案,但均未解决。无奈之下,李女士诉至槐荫区人民法院要求退还余额。

  最终,槐荫区法院审理案件后,依法判决美容公司退还李女士20万元余额。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在教育培训、健身餐饮、美容美发、洗浴洗衣等行业,这种预付费的消费模式并不陌生。所谓预付费模式,就是指先支付费用、后享受服务的消费模式。预付费模式对于商家来说起到了回笼资金、锁定客户的作用,消费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一定的优惠,这对双方来说是互利的,因此,不少商家和消费者都乐于选择这种模式。

  不久前,济南市历下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李某在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少儿编程课,并于2019年12月22日与该公司签订培训协议,约定学习周期自2019年12月22日至2021年12月21日共计24个月,购买课程两年课时包,课时券数量192,购买金额17050元。2019年12月15日李某通过支付宝转款500元,2019年12月22日,李某通过支付宝支付16550元。受多种原因影响,该公司于2021年11月1日停课,不能再提供培训,李某要求退还剩余未履行课时费,因协商无果,李某诉至法院。历下区法院经审理后依法判决被告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退还原告李某课程费用10123元。

  为何预付费领域维权纠纷频发?槐荫区法院王辉法官向记者介绍了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商家不诚信。消费者通过预付费方式消费时,多数商家会提供一份格式合同,但是商家的口头承诺并未写入,少数商家根本不和消费者签订服务合同,消费者自己也未要求签订。当消费者要求商家履行承诺时,商家往往以双方合同未约定为由拒绝,从而导致纠纷的产生。此外,一些商家起初用较好服务吸引顾客,但当顾客预付费后,便降低服务质量;甚至还有一些商家根本没有长期经营的打算,仅仅是想通过预付费模式骗取现金,达到一定数额后便携款潜逃,玩“人间蒸发”。

  其次,消费者搜集证据意识薄弱。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当事人对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作为预付费消费者,如果主张商家违约,就应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但在实践中,预付费消费模式的存储金额一般只有在商家的信息系统内才能查询到,关于退款的数额消费者难以举证。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