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电话:13712931166


首页 >> 刑事专业 >>推荐 >> 遭遇“退费难”消费者如何维权
详细内容

遭遇“退费难”消费者如何维权


  “消费者一旦遭遇商家‘跑路’的情况,如果退费金额较少,建议尽量与商家协商解决,并注意留存与商家沟通的聊天记录等证据信息。如协商不成,可以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也可以第一时间向消费者协会求助解决。”王辉说。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消费者却深感维权无力。王辉分析了“维权难”的原因。“消费者和商家大多口头约定,一旦发生纠纷,很难举证。即使有书面协议,大多也是格式合同,且字小内容多,消费者不会仔细看。消费者的消费记录在经营者处掌握,消费者无法获取。”王辉表示。另一方面,有的商家套路比较多,往往在付费时附加许多赠品或项目,但退费时则需要折现,故即使退费,金额也大大低于消费者的预期。

  “维权成本高也是‘维权难’的一个原因。”王辉说,协商过程往往需要多轮谈判,且大多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如果进入诉讼程序,往往时限较长、程序较多,消耗太多的时间、精力,还可能产生诉讼费、保全费、律师费等诉讼成本,因此,很多消费者自认倒霉,故而放弃了维权。

  对此,王辉提醒消费者,在消费时要与经营者签订书面的预付费协议,对合同条款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于合同解除或违约责任等方面要着重考量。在消费过程中也要注意保留证据,不能轻信口头承诺。同时,要注意预存金额不要太高、预存时间尽量短,虽然时间越长,金额越高,优惠越多,但是风险也越大。

  王辉建议,消费者在付费前应严格考察经营者的资质和业内信誉、从业时间等,且在消费完毕前及时关注经营者的动态,发现苗头及时止损。一旦遭遇上述情况,应第一时间查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咨询有经验的法律工作者,审慎选择维权途径,不盲目维权。

  如何推动预付费领域规范化管理?王辉建议,首先,可采取对预付费金额、期限进行限制等措施,比如教育培训合同的预付费期限不能大于半年或20课时,金额不能超过规定数额等。其次,建立预付费资金监管账户,经营者可以采用收取预付费的方式经营,但不能由经营者直接收取款项,消费者可以将款项转入监管账户,经营者按比例提取并说明款项用途。再次,对经营者加强监管,比如消费者预付费后,每次进行消费应当由经营者出具消费记录或消费凭证,可以采用短信、拍照、微信等书面方式告知剩余次数和金额,做到消费过程公开透明。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高效、便捷处理消费者权益纠纷,将举证责任更多地分配给经营者,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最后,应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对于不诚信的经营者,包括商号、股东、法定代表人等,列入经营黑名单,在注册成立新公司、贷款、经营等方面给予相应的限制。加大失信成本往往比简单的罚款等物质惩罚更有威慑力,使得经营者不敢‘跑路’、不能‘跑路’。”王辉说。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